任何社会的道德宗旨都是通过其领导人的言行表现出来的。道德原则时不时会在一个姿态或一个瞬间得到明确和生动的体现。这样的时刻发生在 1941 年 1 月,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表达了美国在国内外所坚持的原则:免于恐惧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

1941 年,当罗斯福提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问题时,正值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浪潮汹涌。他在向国会发表的 "四大自由 "演说中,向美国和全世界提出了一个标志性的观点:有四种自由,四项简单的普遍原则,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可以成为反对不安全、不宽容、贫困和宗教迫害的号召力。在阐述美国的主张时,罗斯福也在阐述美国反对什么。

2005 年,布什总统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引用了罗斯福的话,这并不奇怪。面对恐怖主义威胁和全球经济挑战,布什以同样平实的语言清楚地表达了美国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借鉴了悠久而深厚的无党派传统--美国是一个有道德的国家,是一个有道德目标的社会这一基本理念。

我和这本小册子的编辑们都想到,可以根据布什的外交政策重新审视罗斯福的 "四大自由 "原则。两者之间的清晰对应关系是明确无误的。请注意免于恐惧的自由与反恐战争之间的直接联系;免于匮乏的自由与全球资本主义的道德挑战之间的直接联系;言论自由与扩大民主的政策之间的直接联系;最后,信仰自由与宗教在极端主义时代的作用之间的直接联系。

这种愿望的连续性似乎值得注意。考虑到这些长期理想,我们似乎有理由问:"我们是如何衡量自己的?这是我们向埃克德学院系列活动的参与者提出的问题,也是本手册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向读者提出的问题。

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伦理探究,首先要问的是"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根据什么价值观、什么标准?四大自由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我们相信,讲师们的真知灼见以及此处列出的资源将为进一步的讨论和辩论打开大门,我们的读者也将能够进一步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议程及其伦理层面。

纽约市
2005 年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