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中国绿色发展的政治与伦理

章节简介
补充信息
相关链接


章节简介

本章探讨了中国政府实施或支持的渐进式环境政策的两个案例。基于对当地居民、地方政府官员、行业代表和研究人员的访谈,这两个案例研究调查了本溪市和三江平原对新环境强调的反应及其背后的动机,揭示了当今中国环保主义的复杂性。

工业污染:
中国政府将 20 世纪 80 年代污染严重的辽宁省本溪市作为减少污染的政策典范。当地官员成功地利用该市 "污染最严重 "的标签吸引了国际关注,并增加了国家对清洁项目的资助。

资源使用:
中国最东北省份黑龙江的三江自然保护区是政府近期湿地保护政策的一个范例。该保护区最初由地方倡议建立,2000 年获得国家级地位,在省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环境和林业官僚与主要关注经济和政治公正的地方官员和居民之间引发了冲突。

尽管中国精英阶层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与日俱增,但在本溪市和三江平原,政府的绿色举措却引发了普通民众的不满。在本溪,舆论出现了分歧,反映出贫富差距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转型期市场经济中挣扎,对环保措施表现出嘲讽和蔑视,民众出现了分化。在三江平原,当地农民和移民对新环保措施的不满情绪更加强烈,尤其认为湿地保护规定威胁到他们的生计。

这两个案例都显示了中国环保主义的局限性,中国的决策仍然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与此同时,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政治权力下放使得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在本溪市,地方官员成功地游说中央政府为环保及相关经济项目提供额外资金。另一方面,在三江,湿地升级为国家保护区的项目未能带来额外资金,还导致了地方和政府行为者之间的官僚竞争。此外,许多地方官员认为国家严格的湿地保护法阻碍了经济发展。

返回页首

补充信息

注:除非另有说明,以下注释和建议资源均由章节作者或编辑提供。

本溪

煤炭使用

本溪空气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燃烧。中国的煤炭消耗量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而且大部分煤炭燃烧效率低下,几乎没有污染控制设备。20 世纪 90 年代末,由于关闭小煤矿、经济体制改革和使用更高质量的煤炭等多种因素,中国的脏煤消耗量急剧下降。此外,城市居民也开始改用燃气和电来做饭和取暖,集中供热的使用也在增加。尽管如此,中国 75% 的能源使用仍然依赖煤炭。

  • 要查阅有关中国能源效率的大量文件,请访问中国电子新闻网站:由国际能源与环境问题高级研究组(AISU)维护的 "中国电子新闻:能源、环境、经济"网站。
  • 有关中国煤炭工业的详细论文,包括资源、产量、事故率、消耗量、出口量、排放量的完整数据和表格,请参见 Wang Qingyi,《中国的煤炭工业》,1999 年:发展与展望》,1999 年。
  • 有关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国煤炭消耗量下降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Jonathan Sinton 和 David Fridley 合著的《热气与冷水》(Hot Air and Cold Water:The Unexpected Fall in China's Energy Use,"China Environment Series 4, 2001.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 这篇文章讨论了 2000 年代初中国煤炭消费量的猛增以及中国未来的能源前景。Keith Bradsher,"中国的繁荣加剧了全球变暖问题",《纽约时报》, 2003 年 10 月 22 日。

环境管理

  • 伊丽莎白-经济,《黑河奔流》,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04 年。该书对中国的环境政策制定进行了非常清晰和引人入胜的阐释,特别关注公民参与者在当前和未来所扮演的角色。
  • 基于五个城市(包括本溪)的案例研究对影响中国空气污染管理的经济、政治和制度因素的分析,见 G. Sun 和 H.K. Florig,"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管理的决定因素",E. Melanie DuPuis 编辑,《烟雾与镜子 》,纽约大学出版社,2004 年:空气污染的政治与文化 》,纽约大学出版社,2004 年。
  • Xiaoying Ma 和 Leonard Ortolando,《中国的环境监管》。Lanham.MD and Oxford:Rowmand & Littlefield 出版社,2000 年。本书通过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在污染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缺陷的原因,尽管中国有完善的法律法规。
  • 有关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环境退化程度的评估以及在中央计划背景下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分析,见 Richard Lotspeich 和 Aimin Chen,《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当代中国期刊 》6.14 期(1997 年):33-59.

本溪环保热线

  • 关于公民投诉在中国污染控制体系中的作用的评估,见 Susmita Dasgupta 和 David Wheeler "作为环境指标的公民投诉:来自中国的证据"。Sinosphere, Fall 2000, 23-34.
  • 本溪市环境保护局提供的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 1980-2001 年期间本溪市公众会议和市人民政治会议上公众和公众代表提出的环境投诉的数量和类型。

本溪的失业问题

在毛泽东时代的鼎盛时期,本溪是一座繁荣的工业城市和钢铁生产中心。然而,随着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本溪市的许多国有企业纷纷倒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成为近年来社会动荡的根源。真实的失业率很难核实,本溪的地方统计年鉴对此也只字未提。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 William Hurst 对本溪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
    • 政府使用的数据有几种:一种是只统计 "登记失业人员"(5%)的数据,另一种是几种更具包容性的统计数据。要估算本溪的真实失业率,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将本溪市在大部分失业发生初期的就业人数与实际 "在岗 "工人人数进行比较。
    zai gang)的最近一年。1994 年,本溪市有 61.2 万名工人。2000 年,只有 28.7 万工人 "在岗"。这意味着共有大约 32.5 万个工作岗位流失,没有得到补充。因此,据官方统计,本溪约有百分之五十三的劳动力可能失业--"辽宁同济年鉴"北京: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年,2001 年。

    如果把 2000 年被列为 "不在岗"(bu zai gang)的工人--即仍与原工厂有联系,但通过多种机制之一报告和登记为失业的工人(这一数字可能至少包含了本溪所有实际失业工人的一半,但肯定不是 100%)--与被列为 "在岗 "的工人之比简单地加以计算,就可以得出几乎相同的数字;或者可以说,2000 年被列为 "不在岗 "的工人占本溪尚未退休工人总数的 35%。由于官员们通常不会逐年上报一致的指标,因此根本不存在明确或可靠的失业数字,这就使任何试图进行此类估算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

(资料来源:William Hurst,电子邮件通信,2003 年 12 月 9 日。)

欲了解为何难以精确计算中国城市的失业率,请参阅Dorothy J. Solinger "为什么我们不能计算'失业者'"。 中国季刊2001 年 9 月 16 日,第 671-688 页。 关于中国市场改革背景下的失业问题的精彩分析,以及当前缓解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效果不佳的原因,请参阅 Dorothy J. Solinger,"劳动力市场改革与下岗无产阶级的困境"。 中国季刊 170 (2002):304-326.

污染征费系统

中国的污染费征收制度是一种向污染者征收排污费的方法,于 1979 年采用,并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正式纳入法律。1982 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了一项全国性的大气污染费征收政策。目前,中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在使用这一经济手段。
  • 有关中国污染费征收制度两个方面的调查--1)不同城市地区污染费征收执行的差异;2)污染费对不同地区工业环境绩效的影响--请参阅世界银行发展研究小组的王华和 David Wheeler,"中国污染费征收制度的内生执行力和有效性"。下载 (PDF,28 页)。

21 世纪议程

21 世纪议程》是联合国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计划,于 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上由 179 个国家通过。同年,中国 21 世纪议程办公室成立,以履行中国在《21 世纪议程》中的承诺。两年后,即 1994 年,本溪成立了自己的 21 世纪议程办公室,即本溪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以推动本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溪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重点是清洁生产。

有关本溪实施《21 世纪议程》及其清洁生产试验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本溪日报》:

三江自然保护区

拉姆萨尔公约

1992 年,缔约国根据《具有国际意义湿地的认定标准》选定了三江自然保护区。

三江野生动物保护

  • 有关三江地区鸟类和栖息地现状的概述以及保护问题清单,请参阅国际鸟盟的报告 "阿穆尔河、乌苏里江和松加里河流域"。下载(PDF,6 页)。
  • 欲了解西方早期参与中国保护项目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George B. Schaller,《最后的熊猫》。芝加哥,芝加哥大学,1987 年:芝加哥大学,1987 年。

一般情况

中国不断提高的环境意识和公民行动

公民环保组织在本溪和三江平原都不活跃。然而,观察家们注意到,在中国其他地区,新的民间环保组织和抗议活动的诞生标志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 关于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促进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崛起的因素的精彩分析,见杨国彬,《中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与制度动态》,《中国季刊》。 (2005):46-66.下载(PDF,21 页)
  • 在中国农村地区,因政府未能对环境问题的不满做出反应而引发的公众骚乱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最近,上海附近的新昌村发生了针对一家制药厂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详见 Howard W. French,"Anger in China Raises Over Threat to Environment",《纽约时报》,2005 年 7 月 19 日。2005 年 7 月 19 日。
  •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看法的调查,见 Koon-Kwai Wong,"中国北京大学生的环境意识"Journal ofContemporary China。 12.36 (2003):519-536.
  • 关于非政府环保组织在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的讨论,见 Caroline Cooper,"悄悄播下激进主义的种子",《 远东经济评论 》,2003 年 4 月 10 日:28-31 页。远东经济评论》,2003 年 4 月 10 日:28-31 页。
返回页首

相关链接

中国 21 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议程办公室提供有关在中国实施联合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计划《21 世纪议程》的项目说明、报告和其他文件。

拉姆萨尔湿地公约
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签署于 1971 年,是一项关于保护湿地的合作和国家行动的政府间条约。访问其网站可查阅重要文件,包括《2003-2008 年拉姆萨尔战略计划》、"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 "目录、选择标准说明等。

湿地国际,中国
提供有关中国湿地保护项目的最新消息和文件链接的有用网站。

国际鸟类生命协会
国际鸟类生命协会是一个全球性的保护组织联盟,致力于保护濒危鸟类物种和栖息地,以及 "将鸟类保护需求纳入更广泛的自然资源管理,以造福鸟类和人类"。请特别参阅 "拯救亚洲濒危鸟类 "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鸟类生命协会将三江平原列为亚洲受威胁鸟类的二十个主要湿地地区 之一。

中国环境论坛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中国环境论坛鼓励中美学者、政策制定者和非政府组织就中国面临的环境和能源挑战开展对话。论坛出版《 中国环境丛书 》,可免费下载。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