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南非政府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步,在国际法院(ICJ)上指控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对巴勒斯坦人实施了 "种族灭绝"。支持者称赞比勒陀利亚此举是对国际法和因美国的虚伪而陷入困境的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英勇捍卫,而批评者则断然否认以色列的行动达到了种族灭绝的门槛,甚至声称这种指控是出于反犹太主义的动机。
然而,所有这些关于双方所谓的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和国际法理论的激烈辩论掩盖了一个更大的事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法的力量和权威取决于美国作为世界主要霸主对国际法解释的垄断权。在战后时代,尽管华盛顿本身并不承认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但国际法却作为美国的国家机器而得到了发展,并经常被用来最大化美国的全球权力。但在当今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诉诸此类话语工具已不再是华盛顿及其盟国的专属领域,其他寻求推进各自不同地缘政治利益的竞争大国也可以使用。
自联合国批准《世界人权宣言》以来,75年过去了,人权和国际法的命运与权威从未像现在这样岌岌可危。乌克兰和加沙惨烈战争的本体论层面以及国际社会对这些战争的情绪化 反应,都揭示了国际法是一种为政治服务而被滥用的修辞工具,而不是确保国家间道德行为的实用和权威限制。
尽管在战争与和平时期对"人权 "和 "国际罪行 "概念的诉求无处不在,几乎是条件反射式的,这使得它们成为战后现代性的主流道德语言,但它们的根基正在动摇。这种情况在以色列-加沙战争中最为明显--每一方及其国际游击队和键盘侠都利用 "种族灭绝 "的幽灵来宣布道义上的胜利,并有效地妖魔化和压制其批评者(这种情况早先也发生在俄乌战争中,但不那么普遍,敌对双方相互指责对方进行种族清洗和犯下战争罪)。
然而,尽管有一连串的指责和指控,但战争给平民造成的巨大伤亡却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现实--暂时的人道主义停火已经结束,停火的曙光还没有出现。战争已持续 100 多天,25,000 名加沙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缺乏食物和水等基本必需品,这些都是以色列对哈马斯 10 月 7 日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的报复所造成的附带损害,那次袭击造成 1,200 名以色列平民丧生,另有 240 人被劫持为人质。尽管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极端主义团结政府在追捕哈马斯时采取的焦土战术所造成的后果肯定会受到批评,尽管专家们警告说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只会进一步恶化,但可以公平地说,随意使用 "战争罪 "和 "种族灭绝 "等带有道德色彩的指责性语言并不能产生任何效果,也不能推进和平事业。
此外,由于多年来一贯强调人权是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工具(甚至以 "保护责任"的名义为军事侵略和政权更迭辩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现在在世界其他国家看来是机会主义者,只会有选择地运用纽伦堡标准来推进其工具性地缘政治目标。更有甚者,他们似乎是伪君子,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普世道德标准,而只是将其武器化,以实现全球霸权。因此,经常诉诸 "种族灭绝 "和 "危害人类罪 "等术语的修辞力量不仅会使它们失去实际的历史意义,而且还会不可避免地将它们政治化,因为使用这些术语的不一致和矛盾性质使它们变成了单纯的侮辱和政治攻击,增加了事态升级的风险。
随着公信力的下降,对国际刑法的呼吁也缺乏威慑力或道德力量来结束敌对行动,而这正是那些支持者可能想要的。此外,虽然在叙利亚等事件中,大国--尤其是作为基于规则的秩序堡垒的西方国家--表面上利用国际机构或其国内法律体系对涉嫌系统性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展开了正式调查,但这些所谓的普遍戒律只有在不违背这些国家的重大地缘政治利益时才会得到维护。即便如此,它们往往也只是程序性的。毕竟,在极少数情况下,即使进行了此类调查,也没有任何全球性机构拥有起诉罪犯和执行裁决的固有权力。
然而,最重要的是,诉诸法律主义-国际主义的言论已被证明是无效和适得其反的,因为它所依据的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框架已不再符合国际关系的现实。美国单极化的终结以及全球对美国强权所支撑的普世价值观的反弹所导致的大转型,预示着我们所熟知的 "基于规则的秩序 "的终结。当我们进入更加未知的水域时,我们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新环境保持警惕和现实的态度,并重新定义伦理在其中的作用。
为了理解未来的悲剧性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回到历史中去寻找视角。首先,战后的国际秩序始终是一种反常现象,高度依赖于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以及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特别恶劣性质。种族灭绝 "一词是专门为强调纳粹对犹太人的暴行而创造的:任何提及日本或苏联罪行的说法都被刻意避免,以免破坏其作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原罪的地位。
此外,《纽伦堡宪章》和二战后国际刑法的发明是 "胜利者正义 "的缩影。尽管其特殊的历史根源在于大屠杀,但其普遍性却是建立在国际权力结构之上的,而这种权力结构在其两极和单极形式中都体现了美国大同主义。美国将军柯蒂斯-勒梅在谈到美国对日本使用核弹时曾说过一句名言:"如果我们输掉了战争,我们都会被当作战犯起诉"。
政治现实主义和国际关系现实主义都指出了战后秩序及其法律框架的反常性和高度偶然性。法律不同于仅能调解各类社会关系的非正式规则,它与特定政治当局的主权有着内在的联系。它对国内领域有着天然的支配权。如果没有一个国内主权当局赋予其管辖权,并授权其裁决、执行和惩罚违法者,那么法律不过是玄而又玄的条文而已。它们需要有维持治安的权力以及使用暴力和武力的能力,才能具有权威性。
与此同时,国际领域从根本上说是无政府的,也就是说,它没有主权国家。国际舞台倾向于多元化和多极化,是多个相互竞争的大国(或主权国家)寻求推进各自利益的舞台,通常是在其特定区域内。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武力垄断权;没有任何正式法律对所有国家都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它远非一种有预谋的秩序,而是一个由各种行为体组成的多环节、多载体的生态系统,这些行为体往往以混乱和动态的方式相互作用。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或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的建立,以其纯粹的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愿望,通过 "国际法 "来确立、编纂国家间行为并使之制度化,从而在国际上建立法律和秩序,这显然是一种反常现象。在二战的大规模破坏之后,美国作为全球霸主和道德权威的持有者,有效地成为了世界的主权国家--这既归功于世界各大国的受损,也归功于对纳粹暴行的集体愤慨。它使欧洲各国历经数百年才形成的非正式和习惯性公约(万国法)正式化、技术化和客观化。新的世界秩序将西方(尤其是盎格鲁-新教)的价值观普遍化为 "人权",美国为自己保留了作为最终仲裁者和执行者的权利。
这种 "秩序 "已经结束。美国不再是国际法的唯一仲裁者,因为其大国地位的相对衰落和全球南部大国和中等强国的崛起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如果没有一个压倒一切的权威来促进某些解释而拒绝其他解释,那么每个国家都可以声称自己对法律的主观解释同样公正。令人震惊的是,弗拉基米尔-普京利用曾被用来使北约 1999 年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干预合法化的禁止种族清洗的人道法,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辩护,并将其说成是 "有责任保护 "在乌克兰讲俄语的人免遭种族灭绝。
更有甚者,参与这种 "种族灭绝 "语言游戏的不再仅仅是国家行为者。当今西方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公众信任度低,普遍存在权威危机,尤其是在外交政策方面,数十年无休止的战争削弱了国家的公信力,因此,平民现在也很容易将 "种族灭绝 "作为武器。有些人甚至与政治机构的官方政策背道而驰,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进步言论与拜登政府对以色列坚定而明确的军事支持之间的冲突就证明了这一点。
重要的是,摆脱单极化和国际法的侵蚀不会自动导致世界更加暴力和不稳定。任何反对将 "种族灭绝 "言论进一步政治化和工具化的举动,正如本文所建议的那样,都是迈向创造空间的第一步,以摆脱指责游戏和道义上的口头攻击,建立一种价值中立的全球伦理,推动以利益为基础的战略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和平与冲突的解决。
狭隘地专注于追求国家利益,也可以与试图尽量减少平民伤亡的战争道德行为相容。这也要求对军事行动的更大目标进行审慎思考。以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为例,通过铲除哈马斯重建实体和本体安全是明确而合理的总体目标--即使实现彻底消灭一个游击队组织在实践中可能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就像美国发现自己肃清塔利班的目标一样。但如果要寻求威慑,放弃对哈马斯采取外科手术式的耐心打击策略,转而使用拜登总统所说的 "狂轰滥炸"加沙的无制导 哑弹,似乎尤其不明智。
这场战争不仅破坏了以色列的国际声誉以及它在 10 月 7 日袭击事件后从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任何善意,而且还表明以色列是如何故意无视美国反恐战争的主要教训的:击败武装叛乱分子和恐怖主义需要政治战略而不是军事战略。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关于种族灭绝的公开指责,以色列似乎加倍奉行其当前失败的政策,将更多加沙平民和本国士兵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这不是一个理性和自信的行为者的行为,而是一种围困心态的信号,它使以色列相信批评者只是讨厌它的存在,而不是反对它的政策。
这种对外部世界的偏见以及由此产生的被围困和孤立感是以色列人身份认同和例外意识的主要驱动力,而以色列政客自《奥斯陆协定》以来经常诉诸不安全感政治的做法则加剧了这种偏见和不安全感。当外人对以色列使用种族灭绝的语言时,这种本体论上的根本不安全感和心理防卫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导致以色列放弃理智,加倍奉行军国主义,而外交或许更符合以色列的长期国家利益。
在说服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谈判达成政治解决方案是确保其长期安全的唯一途径这一关键时刻,全球使用和滥用种族灭绝的言论是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与以色列建立适当对话的主要绊脚石,而这种对话可以拯救生命。任何批评以色列当前战争做法的人都应该更明智地强调以色列在该地区不断变化的力量平衡基础上的国家利益,而不是诉诸人道主义和法律上的论点,因为这些论点除了将以色列国妖魔化之外,别无其他作用。
亲以派和亲巴派的国际评论家们断然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国际法从来都不是独立于强权政治之外的,而是其在现代行使中的一种特殊功能。这不仅是因为国际法经常被政治化,而且还因为国际法始终是美国无可争议的全球权力的代言人。如今,任何行为体--无论是国际行为体还是国内行为体--都可以利用这些道貌岸然的修辞工具,为自己的地缘战略和政治操纵公开编织特定的叙事,就像华盛顿几十年来所做的那样。假装国际法院在国际冲突中拥有它所缺乏的任何合法权威(如果没有一个新的全球霸权赋予它执行和注释的权力),这并不能促进正义事业或国际和平;这是对正义事业或国际和平的嘲弄,使所有人都可以诉诸含糊其辞、神圣不可侵犯和宣传。
Carnegie Council 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无党派的非营利组织。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一定反映Carnegie Council 的立场。